-

暴雨成災 百年一遇大雨迷思

新報人 (2014年09月),45(01),第6、7頁。
記者: 鄭子峰。 編輯: 黃凱天
永久網址 - https://sys01.lib.hkbu.edu.hk/bujspa/purl.php?&did=bujspa0000407

編輯 黃凱天 記者 鄭子峰

近幾年,香港曾發生多宗暴雨。本年三月尾的一場暴雨,引發香港各區嚴重水浸。位於九龍塘的又一城,更因暴雨導致天花漏水,商戶大受影響。事後渠務署署長鍾錦華形容當晚香港遇到的是「200年一遇」大雨。言論引起各界爭議,認為渠務署試圖官腔應對,推卸責任。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陳偉業認為,事件涉及不可預料的人為因素,渠務署已盡其責;市民對渠務署的工作存誤解。

「200年一遇」 說法受質疑

香港近年暴雨頻繁,「多少年一遇大雨」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已不是新奇的事,不過有市民質疑這種推算。住在水浸黑點之一的屯門新村居民楊小姐表示,像她這樣的年輕一輩並不理解署長所言「200年一遇」大雨,質疑這種說法是否準確。

不過署方解釋,「200年一遇」是形容排水系統的防洪標準,根據系統所能抵禦的雨量「重現期」來釐定。署方引用統計學標準,稱「重現期」等同重複發生同一事件的平均所需時間,即是事件在一年內出現的機會率;這種雨勢的量化方式亦為國際通用。

渠務署舉例,「20年一遇」等同事件的重現期為20年,用於評估雨勢上,便代表一年內「發生相應規模或更大的雨勢的機會率為二十份之一,而不等於是每隔20年出現一次。」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委員麥美娟認同渠務署的說法,稱:「就當日來說,沒有證據顯示渠務署署長推搪責任。」

計算雨量方法各不同

縱然渠務署有一套標準辨別水渠的承載能力,原來渠務署與天文台的計算雨量卻有不同。以「200年一遇大雨」當晚而言,天文台的新聞稿提到,「廣泛地區在三至四小時內錄得超過100毫米的雨量。元朗、屯門、荃灣及沙田的雨量更超過150毫米」,與鍾錦華提到每小時150毫米的降雨量有偏差。換言之,渠務署所計算出的雨量比天文台多。有市民對於雨量計算方法不一感到混亂。不過陳偉業指,渠務署跟天文台計算雨量雖有不同,但仍然是準確的,只是市民不清楚兩個部門的計算方法的異同。渠務署表示,在設計排水系統和分折降雨模式等事務上,會參考雨量資料,當中有部分資料來自天文台以外的數據,故略有不同。

渠道淤塞 背後成因重重

水浸雖未造成嚴重傷亡,但有市民不滿意署方反應遲緩。渠務署解釋,署方接到水浸報告後,已迅速派員清理垃圾,及後水浸情況在短時間內得以改善。陳偉業稱,渠道淤塞是常見的水浸主因,署方無法徹底防備一些引發淤塞不可知的人為因素,譬如建築承辦商胡亂棄置的建築廢料和前線員工在渠道清潔上的疏忽。他又舉西鐵工程為例,指工程位置恰好擋住去水位,同時承建商未有在雨季前安排疏導積水,「問題在於各方的溝通不足。」陳偉業認為,市民應該盡責,遇到有垃圾阻塞渠道的情況,應馬上向署方報告。

居民:清垃圾能減水浸

本年第一個黑色暴雨引發多區水浸,元朗新田石湖圍是渠務署名列的水浸黑點之一,附近青龍村的居民田小姐指:「當晚地面只有淺淺一層積水,比以前水掩膝蓋好得多。」她表示,留意到以往村內水浸的主因是枯葉、垃圾淤塞渠道,但近年有清潔人員頻繁清理,情況大有改善。

署方表示,在過去多年,已分階段研究並推行全港各區的雨水排放及防洪工程,「至今已完成合共239億的防洪工程。」渠務署補充,市區的主要排水系統,像近年啟用的港島西、荔枝角和荃灣西部分,已經能抵禦「在其集水區內200年一遇的暴雨。」

渠務署指,未來會再推動總值120億元的防洪工程,提升本港渠道的承受能力,「至今已完成元朗、北區和跑馬地的檢討研究,並正進行四個分別覆蓋東九龍、西九龍、沙田、西貢及大埔的檢討研究。」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