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高深莫測 傳媒進

新報人 (2005年04月02日),35(05),第3頁。
Editor: 魏伶陳美琪彭美芳陳熲雯
Permanent URL - https://sys01.lib.hkbu.edu.hk/bujspa/purl.php?&did=bujspa0009926

記者:消息來源四面八方傳媒進退兩難

自《信報財經新聞》等報章報道董建華將出任政協副主席,各大傳媒開始廣泛報道,並引述多方面消息,猜測特首的去向,有部分報章每天也透過「消息人士」分析局勢,有的更引用多達四至五個不明來源的「消息透露」。

後來,董建華向中央請辭的消息甚囂塵上,傳媒引用「權威人士」、「政府高官」、「接近中央政府人士」等消息的焦點逐步轉移,集中談論中央就政局改變的部署、新任特首的任期、接任班子的底蘊,其中更有報道指出,董建華因健康問題,曾要求坐著宣讀施政報告,與董在請辭當日的講話非常吻合,而其他揣測性的消息亦有不少成真,有指是次政局風波中,不少掌握內幕消息的人是主動向傳媒「放風」,讓事件在醞釀階段的過程中進一步被淡化,從而減低特首辭職帶來的影響。

任職香港電台的記者黃先生及無線電視記者周先生表示,香港的傳媒面對今次的事件,顯得十分被動,作為一個記者,黃先生覺得他只是比公眾知道多一點關於董建華辭職的消息,自己亦是三月二日看蘋果日報的報道才得知事件進展。他説董建華的去留終於有明確答案,記者暫時可以鬆一口氣。

文匯報記者阿星坦言連日來,傳媒被四方八面的消息來源「牽住走」,感到非常疲累。European Press Photo Agency記者Paul Hilton覺得,在過去個多星期,各新聞媒體消息來源不明確,顯然是透明度不足,使人懷疑是中央控制整個事件,他認為董建華在過去七年半的工作未令人滿意,北京領導層最終接受他的請辭,香港人必定很高興。但有關下任行政長官的任期應是兩年或五年的爭論,會令到香港「一國兩制」的政治基礎受到嚴重破壞,不利於香港未來發展。亦有記者認為,中央始終掌握消息控制的主動權,未能清晰知道董辭職的真正原因,而且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放手」,發放政制消息。就今次董建華辭職的事件,記者只可以猜測中央的心意,或者靠有關人士「吹風」去揣測事件的真相,她甚至嘗試「案件重組」,把連日來的消息拼溱,想從中發掘新資料。她笑言,今次連被視為「愛國愛黨」的傳媒也收不到消息,所謂「反中亂港」的傳媒應該更難做。

傳媒的角色如此被動,實在令人擔心傳媒會否被誤導。無線電視記者周嘉儀認為,面對各種消息時,傳媒會引證消息來源的出處及其可信性,以免被假消息誤導。Paul Hilton亦覺得,記者面對不同消息,都會以猜疑的態度去求證,不會胡亂報道。

然而,香港的媒體和西方媒體報道今次事件,會否有不同立場?任職BBC記者的Martin説,西方新聞界會以比較中立的態度去報道事件,因為外國傳媒會將重點放在董建華辭職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現行的一國兩制會否受到衝擊以及對台灣關係之上,以宏觀的角度去了解問題,而且外國傳媒較少受中央關係制肘,立場亦會較本地傳媒中立。

編輯:魏伶、陳美琪、彭美芳、陳類雯

Head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