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繁體
|
简体
瀏覽全部記錄
|
中醫藥學院
|
圖書館
|
主頁
上一記錄
|
回到概覽頁面
關鍵字搜尋
排序
中文名
英文名
拉丁名
進階搜尋
拉丁名字首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天麻
Tianma
【名稱】
天麻
【拼音】
Tianma
【英文】
Tall Gastrodiae
【拉丁】
Gastrodiae Rhizoma
【類別】
根及根莖類
【來源】
蘭科天麻屬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的乾燥塊莖
【產地】
主產于四川、雲南、貴州、陝西、湖北等地。
【性狀】
塊莖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cm,寬1.5~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略透明,多不規則縱皺紋,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成的多輪橫環紋,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具點狀痕點或膜質鱗葉有時可見棕黑色菌索。冬至以後莖枯時採挖者稱“冬麻”,頂端為紅棕色至深棕色頂芽;立夏以前植株出芽時採挖者稱“春麻”,頂端有殘留莖基。末端均有自母體麻脫落後的圓臍狀疤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角質樣,黃白色或淡棕色。
【品質】
藥材以質地堅實,體重,有鸚哥嘴,無空心者為佳。飲片以體實澤亮半透明者為佳。
【性味】
氣微,性平,味甘,微辛。
【功效】
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
【炙品】
【注解】
“鸚哥嘴”: 指冬麻塊莖頂端的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乾枯芽苞,又稱“紅小辮”。
“薑皮”:指天麻的塊莖表面灰黃色或淺棕色,有縱向折皺細紋,形似薑皮
“蟾蜍皮”:指天麻藥材表面殘留的潛伏芽及縱橫皺紋,狀似蟾蜍外皮。
“寶光”:多指某些質地堅硬的天麻飲片做具有的寶石樣光澤。
【附註】
天麻 (
Gastrodia elata
)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被列為易危物種。另外,它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 附錄二中。該物種雖可進行貿易,但須受許可證制度管制。
【連結】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
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mid/detail.php?pid=B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