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蛇 Wushaoshe
【名稱】 |
烏梢蛇 |
|
【拼音】 |
Wushaoshe |
【英文】 |
Black Soake |
【拉丁】 |
Zaocys |
【類別】 |
動物類 |
【來源】 |
游蛇科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或先剝去蛇皮留頭尾,除去內臟,盤成圓盤狀,乾燥。 |
【產地】 |
主產于山東、江西、浙江等地。 |
【性狀】 |
該品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澤。上唇鱗8枚,第4、5枚入眶,頰鱗1枚,眼前下鱗1枚,較小,眼後鱗2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俗稱劍脊。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尾下鱗雙行。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鱗,中段較光滑。氣腥,味淡。 |
【品質】 |
以身乾、皮黑褐色、肉黃白色、脊背有棱、質堅實者為佳。 |
【性味】 |
甘,平。 |
【功效】 |
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鬁惡瘡。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mid/detail.php?pid=B003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