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綫紋香茶菜 Xianwenxiangchacai

【中文名稱】 綫紋香茶菜
【漢語拼音】 Xianwenxiangchacai
【英文名稱】 Linearstripe Rabdosia ,
【拉丁學名】 Rabdosia lophanthoide (Buch.-Ham.ex D. Don) Hara
【科屬歸類】 唇形科 Lamiaceae香茶菜屬 Rabdosia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木,高1.5-2米。根莖球狀,小,向下密生鬚根。莖四棱,帶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葉對生;柄長0.5-3.5厘米;葉片卵形或闊卵形至長圓卵形,先端近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內彎鋸齒,兩面被具節微硬毛,下面滿布黃紅色腺點,葉折揉碎後有黃色汁液。聚傘花序組成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密被灰色柔毛;苞葉具短柄,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條形,被柔毛;花萼鐘狀,長約1.5毫米,外被珠狀具節長毛和褪色腺點,萼齒5,長三角形,近等大,與萼筒近等長,果時萼增大,呈寬鐘形;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具紫色斑點,長5-6毫米,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4,伸出花冠以外;花柱先端2淺裂,外伸。小堅果闊倒卵形,長約1.5毫米,先端具腺點及白色髯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喜生於山坡、溝邊、河旁或林下潮濕處。 分佈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藥材主產於: 廣東、海南、廣西、江西等地。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溪黃草。
【採收加工】 每年可採收2-3次,第1次約在栽後3個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後約75d進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後曬即可,每11hm2產乾草3750kg左右。
【主要成分】 葉和莖中含二萜類化全物: 溪黃草素(rabdoserrin)A、B、D,以及尾葉香茶菜素(excisanin)A,2α-羥基熊果酸(2α-hydroxyl-urs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
【藥理作用】 具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散瘀消腫。
【主治用法】 濕熱黃疽,膽囊炎,泄瀉,瘡腫,跌打傷痛。內服: 煎湯,15-30克。外用: 適量,搗敷;或研末搽。脾胃虛寒者慎服。
【應用舉例】 1. 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溪黃草、馬蹄金、雞骨草、車前草各30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 治急性膽囊炎: 溪黃草30克,龍膽草9克,山梔子12克,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