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寧夏枸杞 Ningxiagouqi

【中文名稱】 寧夏枸杞,中寧枸杞
【漢語拼音】 Ningxiagouqi
【英文名稱】 Barbary Wolfberry, Matrimonyvine, Matrimony Vine, Box-thorn, Chinese Box Thorn, Chinese Matrimony Vine, Duke of Argyll’s Teaplant
【拉丁學名】 Lycium barbarum L.
【科屬歸類】 茄科 Solanaceae枸杞屬 Lycium
【植物形態】 灌木或經栽培後而成大灌木,高1-3米。主莖數條,粗壯;小枝有縱棱紋,有不生葉的短刺和生葉、花的長刺;果枝細長,通常先端下垂,外皮淡灰黃色,無毛。葉互生或數片簇生於短枝上;葉柄知;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0.5-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或狹楔形而下延成葉柄,全緣,上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無毛。花腋生,常單1或2-6朵簇生在短枝上;花梗細;花萼種狀,長4-5毫米,先端2-3深裂,裂片寬卵狀或卵狀三角形;花冠漏斗狀,管部長約8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長約5毫米,粉紅色或淡紫紅色,具暗紫色脈紋,管內雄蕊著生處上方有一圈柔毛;雄蕊5;雌蕊1,子房長圓形,2室,花柱線花,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橢圓形或闊卵形,長8-20毫米,直徑5-10毫米,紅色或橘紅色,果皮肉質。種子多數,近圓腎形而扁平,棕黃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佈】 生於溝崖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 分佈於華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區也有栽培。 藥材主產於遼寧、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及西藏。
【藥用部位】 以果實和葉入藥。中藥名: 果實: 枸杞子;葉: 枸杞葉。
【採收加工】 枸杞子: 6-11月果實陸續紅熟,要分批採收,迅速將鮮果攤在蘆蔗上,厚不超過3厘米,一般以1.5厘米為宜,放陰涼處晾至皮皺,然後曝曬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軟時去果柄,再曬乾。枸杞葉: 春季至初夏採摘,洗凈,多鮮用。
【主要成分】 枸杞子含甜菜鹼(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
【藥理作用】 對免疫功能有影響作用。
【性味功能】 枸杞子: 甘,平。枸杞葉: 苦、甘;性涼。枸杞子: 養肝,滋腎,潤肺。枸杞葉: 補虛益精,清熱明目。
【主治用法】 枸杞子: 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一清,腰膝酸軟,陽痿貴精,虛勞咳嗽,消渴引飲。枸杞葉: 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枸杞子: 內服: 煎湯,5-15克,或入丸、散、膏、酒劑。枸杞葉: 內服: 煎湯,鮮品60-240克;或煮食;或搗汁。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應用舉例】 1. 治肝腎不足,生花歧視,或幹澀眼病: 熟地黃、山萸肉、茯苓、山藥、丹皮、澤瀉、枸杞子、菊花。煉蜜為丸。(《醫級》枸菊地黃丸)
2. 治勞傷虛損: 枸杞子三升,幹地黃(切)一升,天門冬一升。上三物,細搗,曝令幹,以絹羅之,蜜和作丸,大如彈丸,日二。(《古今錄驗方》構杞丸)
3. 治腎經虛損眼目昏花,或雲器遮睛: 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潤透,分作四分,四兩用蜀椒一兩炒,四兩用小菌香一兩炒,四兩用脂麻一兩炒,四兩用川棘肉炒,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白茯苓各一兩,為末,煉蜜丸,日服。(《瑞竹堂經驗方》四神丸)
【連  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