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黃花 Yizhihuanghua
【中文名稱】 |
一枝黃花 |
【漢語拼音】 |
Yizhihuanghua |
【英文名稱】 |
Golden-rod, |
【拉丁學名】 |
Solidago decurrens Lour. |
【科屬歸類】 |
菊科 Asteraceae, 一枝黃花屬 Solidgo |
【植物形態】 |
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莖單生或叢生,直立,下部光滑無毛,上部微有茸毛。葉互生;中部葉卵形至矩圓形,長2-5厘米,闊0.2-2.5厘米,下部楔形漸窄,葉柄具翅,有極小的鋸齒;上部葉較小而狹,葉柄具長翅,全緣,兩面有柔先或下面無毛。圓錐花序,由腋生的總狀花序再聚集而成;頭狀花序小,直徑5-8毫米,單生或2-4聚生於腋生的短花序柄上;總苞片4-6層,披針形或窄披針形,具乾膜質邊緣,長2-5毫米,數列呈覆瓦狀排列;花托禿裸;舌狀花黃色,雌性,約8;中央筒狀花,兩性,花冠5裂,花藥聚合,基部鈍。瘦果近圓柱形,無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海拔200-2850米的山坡草地、要下、灌叢中。 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台灣等地。 藥材主產於長江以南各地。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或根入藥。中藥名: 一枝黃花、野黃菊。 |
【採收加工】 |
播種當年開花,9-10月開花盛期,割取地上部分,或挖取根部,洗凈,鮮用或曬乾。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苯甲酸芐酯苷類成分: 一枝黃花苷(leiocarposide)。花另含苯甲酸芐酯為在成分: 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芐基)酯(2-methoxybenzyl-2,3,6-trime-thoxybenzoate),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芐基)酯(2-methoxy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2,6-二甲氧基苯甲酸芐酯(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2-羥基-6-甲氧基苯甲酸芐酯(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2-羥基-6-甲氧基苯甲酸芐酯(benzyl-2-hydroxy-6-methoxybenzoate)。 |
【藥理作用】 |
抗菌,平喘袪痰。 |
【性味功能】 |
辛、苦,涼。疏風泄熱;解毒消腫。 |
【主治用法】 |
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黃疸;泄瀉;熱淋;癰腫瘡癤;毒蛇咬傷。內服: 煎湯,9-15克,鮮品20-30克。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汁搽。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
【應用舉例】 |
1. 預防感冒: 一枝黃花、忍冬藤、一點紅各適量,水煎服。(福建藥物誌) 2. 治急性扁桃炎: 一枝黃花15克,一點紅、蟛蜞菊、土牛膝各9克,水煎服。(福建藥物誌) 3. 治肺癰: 一枝黃花根15克,豬肺一具,水炖,服湯食肺,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
【連 結】 |
中藥標本數據庫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