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搜寻 

 排序





进阶搜寻
拉丁学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随机图片

千叶蓍 Qianyeshi

【中文名称】 千叶蓍,,蓍,欧蓍,欧蓍草,一枝蒿,多叶蓍,蜈蚣蒿
【汉语拼音】 Qianyeshi
【英文名称】 Common Yarrow, Yarrow, Common Milfoil, Milfoil
【拉丁学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L.
【科属归类】 菊科 Asteraceae蓍属 Achillea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具匍匐根茎。茎直立,有细条纹,多有白色长被毛,柔软。叶无柄,互生;叶片近条形或披针状长圆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5-7厘米,宽1-1.5厘米。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总苞倒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被有疏柔毛;总苞片覆瓦状排列,三层,椭圆形或宽圆形,背面边缘膜质、中间绿色。每个头状花序有舌状边花5朵,舌片近圆形,白色、淡紫红色或粉红色,长1.5-3毫米,宽2-2.5毫米,先端2-3齿裂;盘花管状,两性,黄色,5齿裂,外有腺点。瘦果,宽卵圆形,长约2毫米,浅绿色,无冠毛。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湿草地、荒地及铁路沿线一带。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各地庭园多有栽培。
【药用部位】 全草入药。中药名: 洋蓍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主要成分】 全草主要含愈创木内脂类成分,如α-过氧千叶蓍酯(a-peroxyachifolid),β-过氧异千叶蓍酯(β-peroxyisoachifolid)等。三萜类成分,如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伪蒲公英甾醇(pseudotaraxasterol)等。黄酮类成分,如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等。地下部分尚含生物碱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止血,抗炎,降压。
【性味功能】 辛、微苦,凉,有毒。祛风活血,解毒止痛。
【主治用法】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瘀痛经,癕肿疮毒,痔疮出血。内服: 煎汤,5-10克;或浸酒。外用: 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应用举例】 1. 跌打损伤,疔疮肿毒: 千叶蓍15克,土当归9克,水煎服。并取千叶蓍适量,煎水熏洗患处。(新疆中草药)
2. 风湿疼痛: 千叶蓍、骆驼蓬等分。煎水熏洗患处。(新疆中草药)
3. 痔疮出血,痛经,外伤出血: 千叶蓍9克,紫参6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药)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