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 Furongju
【中文名稱】 |
芙蓉菊,玉芙蓉,香菊,千年艾,白艾,海芙蓉,蜂草,蕲艾,白香菊 |
【漢語拼音】 |
Furongju |
【英文名稱】 |
Chinese Crossostephium, China Lotusdaisy |
【拉丁學名】 |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 ex Cham. et Schltr. |
【科屬歸類】 |
菊科 Asteraceae, 芙蓉菊屬 Crossostephium |
【植物形態】 |
亞灌木,枝、葉密被灰色柔毛,高10-40 (-60) 厘米。莖直立,多分枝,枝。葉互生,聚生枝頂,質厚,具密生的白色細柔毛而呈灰綠色,窄匙形或窄倒披針形,長2-4厘米,寬5-8毫米,全緣或3-5裂,先端鈍,基部漸窄,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盤狀,黃綠色,徑約4-7毫米,花序柄長0.6-1.5厘米,生於枝端葉腋,排成總狀花序;總苞片2-3層,半球形,外層和中層總苞片橢圓形,外層葉質,外被灰白色短柔毛,內層長圓形,幾無毛,邊緣寬膜質;邊花磁性,1列,花冠管狀,頂端有2-3裂齒,具腺點;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頂端有5裂齒,密生腺點。瘦果長圓形,基部窄,具5棱,被腺點,先端有撕裂狀的鱗片;冠狀冠毛長約0.5毫米,頂端撕裂狀。花期春季。 |
【生境分佈】 |
生於山坡路邊、海灘石隙中。 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葉、根入藥。中藥名: 葉: 千年艾。根: 芙蓉菊根。 |
【採收加工】 |
葉: 全年均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根: 全年均可採,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
【性味功能】 |
葉: 味辛、苦,性微溫。根: 味辛、苦,性微溫。葉: 散風寒,化痰利濕,解毒消腫。 |
【主治用法】 |
葉: 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百日咳,泄瀉,淋濁,白帶,癰腫疔毒。根: 用於風濕痹痛,脘腹冷痛。葉: 內服: 煎湯,15-30克。外用: 適量,搗敷。根: 內服: 煎湯,15-30克,鮮品30-60克。 |
【應用舉例】 |
葉: 1. 風寒感冒: 芙蓉菊干葉15-18克。水煎,調冰糖服。(福建中草藥) 2. 遺精、白濁: 芙蓉菊鮮葉15克,豬腰2只。燉服,連服數次。(浙江藥用植物誌) 根: 風濕痺痛: 芙蓉菊鮮根45克,豬腳1只。酒水各半燉服。(浙江藥用植物誌)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2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