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環 Houerhuan
【中文名稱】 |
猴耳環,圍涎樹,蛟龍木,尿桶公,木耳木,洗頭樹,半邊旗 |
【漢語拼音】 |
Houerhuan |
【英文名稱】 |
Common Apea-earring, Ape’s Earring, Common Monkey Earrings Pea, Manilla Tamarind, Guanymochil, Haumachil, Madras Thorn, Monkey’s Ear-rings |
【拉丁學名】 |
Abarema clypearia (Jack) Nislsen |
【科屬歸類】 |
豆科 Fabaceae, 猴耳環屬 Archidendron |
【植物形態】 |
喬木,高達10米。小枝無刺,有棱角,密被黃褐色絨毛。托葉早落;二回羽狀複葉;羽片 (3) 4-5 (-8) 對;總葉柄4棱,密被黃褐色絨毛,葉軸羽片間及葉柄近基部有凸出腺體,最頂部的羽片有小葉10-12 (-16) 對,最下部的羽片有小葉3-6對;小葉斜菱形,長1-7厘米,頂部的最大,越向下越小,兩面稍被褐色短柔毛;基部極不對稱,近無柄。花數朵聚成小頭狀花序,排成頂生和腋生的圓錐花序,具短梗;花萼裂片鐘狀,長約2毫米,5齒裂,與花冠同密被褐色柔毛;花冠白或淡黃色,裂片披針形,長4-5毫米,先端驟尖,中下部合生;雄蕊長約花冠2倍,下部合生;子房具短柄,有毛,無花盤。莢果條形旋卷成杯狀,寬1-1.5厘米,黑色,種皮皺縮,被短硬毛,無假種皮。花期2-6月,果期4-8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林中。 分佈于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 藥材主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葉、果實入藥。中藥名: 蛟龍木。 |
【採收加工】 |
葉全年均可采;果實秋季採收。 |
【性味功能】 |
味微苦、澀,性涼,小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主治用法】 |
用於腸風下血,痔瘡,瘡癰癤腫。內服: 煎湯,9-15克。外用: 適量,幹品研粉油調塗,或鮮品搗敷。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