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奇蒿 Qihao

【中文名稱】 奇蒿,白花尾,大葉蒿子,苦連婆,珍珠蒿,劉寄奴,金寄奴,六月雪,九裏光
【漢語拼音】 Qihao
【英文名稱】 Diverse Sagebrush, Diverse Wormwood
【拉丁學名】 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科屬歸類】 菊科 Asteraceae蒿屬 Artemisia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直立莖,中部以上多分枝,上部有被微柔毛的花序枝。中部葉近革質,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7-11厘米,寬3-4厘米,前端漸尖,基部逐漸變窄成短柄,不分裂,邊緣具細密的鋸齒,下面色淺,被蛛絲狀微毛或無毛,上面被微糙毛;羽狀脈5-8對。頭狀花序無梗,極多,密集在花枝上,在莖端及上部葉腋組成長副縂狀花序,長達25厘米;縂苞無毛,近鈡狀,長約3毫米;縂苞片長圓形,3-4層,邊緣寬,膜質;頭狀花序中小花排列成花筒狀,外層雌性,內層兩性;聚葯雄蕊5枚,雌蕊1。瘦果,微小,無毛,長圓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佈】 生於林邊、灌木叢中、河岸旁。 廣泛分佈於我國中部及南部各地。 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藥用部位】 以帶花全草入藥。中藥名: 劉寄奴。
【採收加工】 7-9月花開時採收,連根拔起,洗淨,鮮用或曬乾,打成捆備用。
【主要成分】 含有黃酮類成分,如奇蒿黃酮(arteanoflavone),木犀草素(galuteolin),芹菜素(apigentrin)等。香豆素類成分,如香豆精(comarin),脫腸草素(herniarin)等。此外,尚含萜類、有機酸類以及揮發油等成分。
【藥理作用】 抗缺氧,活血化瘀。
【性味功能】 辛、微苦,溫。破瘀通經,止血消腫,消食化積。
【主治用法】 經閉,通經,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癥瘕,跌打損傷,金瘡出血,風濕痹痛,便血,尿血,癰瘡腫毒,燙傷,食積腹痛,洩瀉痢疾。內服: 煎湯,5-10克;消食積單味可用15-30克;或入散劑。外用: 適量,搗敷;或研末擦。
【應用舉例】 1. 血氣脹滿: 劉寄奴穗實為末。每服三錢,煎酒服。(衛生易簡方)
2. 被打傷破,腹中有淤血: 劉寄奴、延胡索、骨碎補各一兩,上三味細切,以水三升,煎取七合,複內酒及小便各一合,熱溫頓服。(千金要方)
3. 痢疾: 劉寄奴、五味子。上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乳上,遂愈。(朱氏集驗方)
【連  結】 中藥標本數據庫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