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紅 Yidianhong
【中文名稱】 |
一點紅,牛石花,紅背果,羊蹄草,紫背草、紅背葉、假芥蘭 |
【漢語拼音】 |
Yidianhong |
【英文名稱】 |
Sowthistleleaf Tasselflower, Sowthistle Tasselflower, Red Tasselflower |
【拉丁學名】 |
Emilia sonchifolia (L.) A. DC.et Wight |
【科屬歸類】 |
菊科 Asteraceae, 一點紅屬 Emilia |
【植物形態】 |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莖直立或近基部傾斜,紫紅或綠色,疏毛或光滑無毛,枝條柔軟,粉綠色。葉無柄,互生;葉片稍肉質,生於莖下部的葉卵形,長5-10厘米,寬4-5厘米,琴狀分裂,邊緣具鈍齒,莖上部的葉小,多全緣或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多紫紅色,葉基耳狀,抱莖。頭狀花序具長梗,直徑1-1.3厘米,為疏散的傘房花序,花枝常二歧分枝;全為筒狀兩性花,花冠紫紅色,5齒裂;圓柱狀縂苞,一層,與花冠等長。瘦果,狹矩圓形,有棱,長約3毫米;白色冠毛,極多,柔軟。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村旁、路邊、田園和曠野草叢中。 分佈於陝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一點紅。 |
【採收加工】 |
全年均可採,洗淨,鮮用或曬乾。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克氏千里光鹼(senkirkine),多榔菊鹼(doronine),金絲桃苷(hyper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等成分。 |
【藥理作用】 |
抑菌。 |
【性味功能】 |
苦,涼。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主治用法】 |
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肺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瘡癤癰腫,濕疹,跌打損傷。內服: 煎湯,9-18克,鮮品15-30克;或搗汁含咽。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
【應用舉例】 |
1. 慢性胃腸炎: 鮮一點紅90克,桂皮6克。水煎,每日1劑。(江西草藥手冊) 2. 水腫: 鮮一點紅全草、燈心草各60克。 3.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一點紅、酢漿草鮮品各適量。搗爛加酒少許,灼熱外包。(四川中藥志)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