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豬屎豆 Zhushidou

【中文名稱】 豬屎豆,白豬屎豆,水蓼竹,豬屎青,黃野百合,野黃豆
【漢語拼音】 Zhushidou
【英文名稱】 Smooth Crotalaria, Pallid Rattlebox, Pallid Rattle-box
【拉丁學名】 Crotalaria pallida Aiton
【科屬歸類】 豆科 Fabaceae豬屎豆屬 Crotalaria
【植物形態】 亞灌木狀草本,高約1米。莖枝圓柱形,具小溝紋,密被伏貼柔毛。葉互生,三出複葉;葉柄長2-4厘米,被密毛;托葉極細小,剛毛狀,通常早落;小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頂小葉最大,兩側小葉較小,先端鈍或微缺,基部闊楔形,上面無毛,下面略被絲光質短柔毛;兩面葉脈清晰。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有花20-50朵;苞片線形,早落;花萼近鐘形,長4-6毫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外折,約與萼筒等長;花冠蝶形,黃色,旗瓣上有紫紅色條紋,長約13毫米,花冠遠伸出花萼之外,雄蕊10,上部分離;雌花子房長圓形,無柄。莢果圓柱狀,幼時被毛,熟時下垂,開裂後扭曲;成串生於植株頂端,成熟時逐漸由綠轉成黑褐色,內有種子20-30顆。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佈】 生於村邊、路旁、田邊灌叢中,有栽培。 分佈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山東、浙江、湖南等地。 藥材主產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豬屎豆。
【採收加工】 秋季採收莖葉,打去莢果及種子,曬乾或鮮用。
【主要成分】 種子含生物鹼類成分,如豬屎豆鹼(mucronatine),次豬屎豆鹼(mucronatinine),光萼豬屎豆鹼(usaramine),尼勒吉扔鹼(nilgirine)等;黃酮類成分,如木犀草素(luteolin),牡荊素(vitexin)等;另含β-穀甾醇(β-sitosterol)等成分。
【藥理作用】 抗炎,降壓,肌肉鬆弛,解痙。
【性味功能】 苦、辛,平;有毒。清熱去濕,解毒散結,消腫。
【主治用法】 用於痢疾,濕熱腹瀉,淋巴結核,乳腺炎,痢疾,小兒疳積。內服: 煎湯,6-12克。外用: 適量,搗敷。孕婦忌服。
【應用舉例】 乳腺炎: 豬屎豆全草30克,海金沙全草30克,珍珠菜15克。水煎服,紅糖、米酒為引。(江西草藥手冊)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