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木 Fenghuangmu
【中文名稱】 |
鳳凰木,紅花楹,金鳳樹,鳳凰花,火樹 |
【漢語拼音】 |
Fenghuangmu |
【英文名稱】 |
Flame Tree, Flamboyanttree, Flamboyant Tree, Golden Phoenix Tree, Peacock Flower, Peacock-flower, Flame of The Forest, Fleur-deparadis, Poinciana |
【拉丁學名】 |
Delonix regia (Bojer ex hook.) Raf. |
【科屬歸類】 |
豆科 Fabaceae, 鳳凰木屬 Delonix |
【植物形態】 |
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粗糙,灰褐色。二回羽狀複葉長20-60厘米,有羽片15-20對,羽片長5-10厘米,有小葉25-28對;小葉密生,細小,長圓形,長4-8毫米,頂端鈍,基部偏斜,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被絹毛。傘房式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長2.5-2.9厘米,基部合生成短筒,萼齒5,長橢圓形,先端驟急尖;花瓣5,花冠鮮紅色至橙紅色,有黃及白色斑點,近圓形,有長爪,連爪長3.5-5.5厘米,寬約3厘米;雄蕊10,分離,紅色,花萼裏面深紅色,外面綠色;雌蕊子房近無柄,有多數胚珠。莢果呈條形,扁平,下垂,木質,長30-60厘米,寬約5厘米,熟時黑褐色。種子多數。花期5月,果期10月。 |
【生境分佈】 |
原產非洲。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有引種栽培。 藥材主產臺灣、福建、廣東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樹木入藥。中藥名: 鳳凰木。 |
【採收加工】 |
夏、秋季採收為好,剝取樹皮,切段曬乾。 |
【主要成分】 |
樹皮含赤蘚醇(erythritol),白矢車菊苷元(leucocyanidin)等成分。 |
【藥理作用】 |
催吐和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 |
【性味功能】 |
甘、淡,寒。平肝潛陽。 |
【主治用法】 |
用於肝陽上亢,高血壓、頭暈、目眩、煩躁。內服: 煎湯,3-10克;或開水洗眼。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5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