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鹿藿 Luhuo

【中文名稱】 鹿藿,山黑豆、老鼠眼
【漢語拼音】 Luhuo
【英文名稱】 Twining Rhynchosia,
【拉丁學名】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科屬歸類】 豆科 Fabaceae鹿藿屬 Rhynchosia
【植物形態】 纏繞草質藤本。全株被灰色至淡黃色柔毛;莖略具棱。葉為羽狀或有時近指狀3小葉;托葉小,披針形,被短柔毛;小葉紙質,頂生小葉菱形或倒卵狀菱形,先端鈍,常有小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兩面均被灰色或淡黃色柔毛,下面尤密,並被黃褐色腺點;基出脈3。總狀花序;花萼鐘狀,裂片披針形,外面被短柔毛及腺點;花冠黃色,旗瓣近圓形,有寬而內彎的耳,冀瓣倒卵狀長圓形,基部一側具長耳,龍骨瓣具喙;雄蕊二體;子房被毛及密集的小腺點,胚珠2顆。莢果長圓形,紅紫色,極扁平,稍被毛或近無毛,先端有小喙;種子橢圓形或近腎形,黑色,光亮。花期5-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路旁草叢中。 分佈於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在朝鮮、日本、越南也有分佈。
【藥用部位】 以根或全草入藥。中藥名: 鹿藿。
【採收加工】 在夏、秋兩季採收。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主要成分】 主含β-谷甾醇、胡蘿蔔苷、苜蓿素、表兒茶素、豆甾-5-烯-3β, 7α-二醇、槲皮素、沒食子酸、大豆苷元和大萼贗靛素。
【藥理作用】 抗發炎、抗氧化、止咳、祛痰。
【性味功能】 苦、辛,平。涼血解毒、祛風除濕、活血。
【主治用法】 用於頭痛,腰痛、腹痛,牙痛,產褥熱,瘰癧,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燙傷。
【應用舉例】 1. 治慣發性頭痛: 鮮鹿藿七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2. 治瘰癧: 鹿藿五錢,豆腐適量,加水同煮服。(江西《草藥手冊》)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