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梅 Jinlumei
【中文名稱】 |
金露梅,金老梅,金蠟梅,銀老梅 |
【漢語拼音】 |
Jinlumei |
【拉丁學名】 |
Potentilla fruticosa Linn. |
【科屬歸類】 |
薔薇科 Rosaceae, 委陵菜屬 Potentilla |
【植物形態】 |
灌木,高達2米。分枝多,樹皮縱向剝落。小枝紅褐色,幼時被長柔毛。羽狀複葉,小葉2對,上面1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葉軸匯合;葉柄被毛;托葉薄膜質。小葉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0.7-2厘米,寬0.4-1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全緣,兩面疏被柔毛或絹毛或無毛。兩性花;單花或數朵生於枝頂,花梗被毛;萼片5,卵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5,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花瓣5,,黃色,寬倒卵形,先端圓鈍;花柱近基生,柱頭擴大。瘦果,近卵形,褐棕色,被柔毛。花、果期6-9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海拔1000-1400米山坡草地、灌叢及林緣。 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藥材主產新疆、雲南、西藏等省。 |
【藥用部位】 |
以葉和花入藥。中藥名: 葉: 金老梅葉。花: 金老梅花。枝條: 金老梅枝。根: 金老梅根。 |
【採收加工】 |
葉: 夏季採葉,曬乾。花: 花盛開時採開,晾乾。枝條: 夏季採收,切段曬乾。根: 夏季採根,洗淨,切段曬乾。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外消旋-兒茶酚(catechol),左旋表兒茶酚(epicatechol),咖啡酸(caffe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芥子酸(sinapic acie),阿魏酸(ferulinc acid)等。 |
【性味功能】 |
葉: 微甘,平。花: 苦,涼。枝條: 微甘、澀,平。根: 微甘,平。葉: 清泄暑熱,健胃消食,調經。花: 化濕健脾。根: 止血,解毒利咽。 |
【主治用法】 |
葉: 主治暑熱眩暈,兩目不清,胃氣不和,食滯納呆,月經不調。花: 主治濕阻脾胃,食欲不振,身面浮腫,赤白帶下,乳腺炎。枝條: 主治腹瀉,痢疾。根: 主治崩漏,口瘡,咽喉腫痛。葉: 內服: 煎湯,6-9克;或長期代茶飲。花: 內服: 煎湯,6-9克;研末,每次0.5克。枝條: 內服: 煎湯,6-9克。根: 內服: 煎湯,6-9克。 |
【應用舉例】 |
各種浮腫: 鹿角、芒硝、細葉鐵線蓮、金老梅花(炒炭)各分。共研細末,每日2次,每次1.5克。開水送俯。(內蒙古中草藥)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