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紫珠 Huazizhu
【中文名稱】 |
華紫珠 |
【漢語拼音】 |
Huazizhu |
【英文名稱】 |
Taiwan Beautyberry , |
【拉丁學名】 |
Callicarpa cathayana H. T. Chang |
【科屬歸類】 |
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紫珠屬 Callicarpa |
【植物形態】 |
灌木,高1-3米。小枝纖細,幼時稍有星鄭州志,老時脫落。單葉對生;葉柄長2-8毫米;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細鋸齒,兩面近無毛,有顯著的紅色腺點;側脈5-7對。聚傘花序細弱,生於葉腋,3-4次分歧,微被星狀毛,總花梗稍長於葉柄或近等長,苞片細小;花萼杯狀,具星狀毛和紅色腺點,萼齒明顯或鈍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疏被星狀毛,有紅色腺點;雄蕊4,花絲與花冠近等長;子房無毛。果實紫色,球形,徑約2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1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坡谷地和溪旁灌叢中。 分佈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藥材主產於江蘇、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葉入藥。中藥名: 紫珠。 |
【採收加工】 |
7-8月採收,曬乾。 |
【主要成分】 |
含β-穀甾醇、齊墩果酸、熊果酸、槲皮素、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等成分。 |
【藥理作用】 |
抗菌、抗氧化等作用。 |
【性味功能】 |
苦澀,涼。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
【主治用法】 |
嘔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齦出血,崩漏,皮膚紫癜,外傷出血,癰疽腫毒,毒蛇咬傷,燒傷。內服: 煎湯,10-15克(鮮品30-60克);或研末,1.5-3克。每日1-3次。外用: 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
【應用舉例】 |
治赤眼: 取鮮紫珠草頭一兩。洗凈切細,水二碗,煎一碗服。(《閩南民間草藥》)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2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