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Wulianmei
【中文名称】 |
乌蔹莓,,拔,龙尾,五叶莓,笼草,五爪龙 |
【汉语拼音】 |
Wulianmei |
【英文名称】 |
Japan Cayratia, Japanese Cayratia, Whitefruited Grape |
【拉丁学名】 |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
【科属归类】 |
葡萄科 Vitaceae, 乌蔹莓属 Cayratia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带紫红色,有纵棱;小枝被疏柔毛或近无毛;卷须2-3叉分枝,与叶对生。鸟足状5小叶复叶,互生,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2.5-4.5厘米,侧生小叶椭圆、长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圆,每边有6-15疏锯齿,下面无毛或微被毛;叶柄长1.5-10厘米,侧生小叶几无柄或有短柄,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托叶三角形,早落。复二歧聚伞花序腋生,伞房状,花序梗长达13厘米,无毛或近无毛;花黄绿色,花萼蝶形,全缘或波状浅裂,花瓣4,三角状宽卵形,外面被乳突状毛;雄蕊4,与花瓣对生;花盘发达,肉质,4浅裂,子房陷于花盘内。果近球形或卵圆形,径近1厘米,熟时黑色。种子2-4,倒三角状卵圆形,腹面两侧洼穴从近基部向上过种子顶端。花期3-8月,果期8-11月。 |
【生境分布】 |
生于山谷林中或灌丛。 分布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东南部及陕西南部。 药材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
【药用部位】 |
以全草或根入药。中药名: 乌蔹莓。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割取藤茎或挖出根部,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主要成分】 |
全草含樟脑(camphor),香桧烯(sabin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檀香萜醇(santalol),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辣薄荷酮(piperitone),1-二十烷炔(1-eicosyne),十甲基环己硅氧烷(decamethylcyclohexasiloxane)等30种成分的挥发油,还含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羽扇豆醇(lupeol),棕桐酸(palmitic acid)及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质,硝酸钾,氨基酸等。根含生物碱、揉之、淀粉,树胶,粘液质等。 |
【药理作用】 |
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影响凝血和免疫功能,具毒性。 |
【性味功能】 |
味苦、酸,性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主治用法】 |
用于热毒痈肿,疔疮,丹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风湿痹痛,黄疸,泻痢,白浊,尿血。内服: 煎汤,15-30克;浸酒或捣汁饮。外用: 适量,捣敷。 |
【应用举例】 |
1. 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 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 2. 臁疮: 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1次。或晒研末,每药末30克,同生猪脂90克,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3. 乳腺炎: 鲜乌蔹莓,捣烂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
|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3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