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搜寻 

 排序





进阶搜寻
拉丁学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随机图片

阔苞草 Kuobaocao

【中文名称】 阔苞草,,格杂树,栾樨
【汉语拼音】 Kuobaocao
【英文名称】 Marsh Fleabane, Indian Pluchea, India Pluchea
【拉丁学名】 Pluchea indica (Linn.) Less.
【科属归类】 菊科 Asteraceae阔苞菊属 Pluchea
【植物形态】 灌木,高达3米。茎上部多分枝,幼枝被柔毛,后脱毛。下部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稀椭圆形,长5-7厘米,宽1-3厘米,上面稍被粉状柔毛或脱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疏毛,有时仅具泡状突点,无柄或近无柄;中部和上部叶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4.5厘米,边缘有较密细齿或锯齿,两面被卷柔毛,无柄。头状花序径3-5毫米,在茎枝顶端伞房花序排列,花序梗密被卷柔毛;总苞卵形或钟状,长约6毫米,总苞片5-6层,外层卵形或宽卵形,长3-4毫米,有缘毛,背面被柔毛,内层线形,长4-5毫米,无毛或上半部疏被缘毛。雌花多层,花冠丝状,檐部3-4齿裂;两性花少,花冠管状。瘦果圆柱形,有4棱,被疏毛;冠毛白色,两性花的冠毛常在下部联合成阔带状。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 生于海滨沙地或近潮水的旷地。 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香港、海南等沿海一带及岛屿。
【药用部位】 以茎叶、根入药。中药名: 栾樨。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主要成分】 地上部份含阔苞菊苷 (plucheoside) A、B,芳樟葡萄糖苷 (linalool glucoside) 等葡萄糖苷类,耳草醇 (hedyotisol) A、B等。叶含3- (2‘,3’-二乙酰氧基-2‘-甲基丁酰基) -甜香阔苞菊萜烯酮[3- (2‘,3’-diacetoxy-2‘-methylbutyryl) cuauhtemore]。根含阔苞菊苷C、D1、D2、D3、E,阔苞菊醇 (plucheol) A、B等。
【药理作用】 抗炎。
【性味功能】 味甘,性微温。暖胃去积,软坚散结,祛风除湿。
【主治用法】 用于小儿食积,瘿瘤,痰核,风湿骨痛。内服: 煎汤,9-15克。
【应用举例】 1. 暖胃去积: 取栾樨叶擂烂取汁,和米粉作饼(食之)。(岭南采药录)
2. 板疬: 取栾樨茎叶捣取自然汁,加入牛皮胶、海带,炖溶服之。(岭南采药录)
3. 风湿骨痛,腰痛: 栾樨根15克。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