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 Gualou

【中文名稱】 |
栝樓 |
【漢語拼音】 |
Gualou |
【英文名稱】 |
Snakegourd, |
【拉丁學名】 |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
【科屬歸類】 |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栝樓屬 Trichosanthes |
【植物形態】 |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灰黃色。莖攀援,多分枝,表面有淺縱溝,光滑無毛;卷鬚腋生,細長,2-5叉。葉互生;葉柄長3-10厘米;葉片近圓形或近心形,長寬各7-20厘米,常為3-7淺裂或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倒卵形、矩圓形、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疏齒或再作淺裂,幼時兩面疏生柔毛,老時下面有粗糙斑點。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幾朵於長10-20厘米的總花梗上部呈總狀花序或稀單生;花托簡狀,長約3.5厘米;萼筒狀,長2.5-4厘米,萼片5,披針形,稍反卷,長1-1.5厘米;花冠白色,裂片5,倒卵形,頂端流蘇狀;雄蕊3,花絲長4-6毫米,有毛,花藥靠合,藥室S形折曲;雌花單生,萼、瓣與雄花略同;子房下位,長卵形,花柱長,柱頭3深裂,呈絲狀。瓠果近球形,熟時橙黃色,光滑。種子多數,扁平,長方卵形或闊卵形,邊緣有線紋狀形窄邊,熟時黃棕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山坡草叢、林邊、陰濕山谷中,有栽種。 分佈中國北部至長江流域各地。 藥材主產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根、成熟果實、成熟果皮、成熟種子入藥。中藥名: 根: 天花粉。成熟果實: 瓜蔞。成熟果皮: 瓜蔞皮。成熟種子: 瓜蔞子。 |
【採收加工】 |
天花粉: 秋冬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乾燥。瓜蔞: 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乾燥。瓜蔞皮: 9-10月採收果實。對半切開,取出果肉和種子,將果皮洗淨,先翻出裏面晾曬,後曬外面。瓜蔞子: 9-11月採收果實,剖開取出種子,洗淨,曬乾。 |
【主要成分】 |
根含皂苷;果實含三萜皂苷、胺基酸、生物鹼、有機酸、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和有機酸的鹽類。 |
【藥理作用】 |
有益心血管系統,抗潰瘍,抗菌,抗癌,抗衰老。 |
【性味功能】 |
天花粉: 甘、微苦,微寒。瓜蔞: 甘、微苦,寒。瓜蔞皮: 甘,寒。瓜蔞子: 甘,寒。天花粉: 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瓜蔞: 清熱滌痰,寬胸散結,潤燥滑腸。瓜蔞皮: 潤肺化痰,利氣寬胸。瓜蔞子: 潤肺化痰,滑腸通便。 |
【主治用法】 |
天花粉: 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瓜蔞: 用於肺熱咳嗽,痰濁黃稠,胸痹心痛,結胸痞滿,乳癰,肺癰、腸癰腫痛、大便秘結。瓜蔞皮: 用於痰熱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癰瘡腫毒。瓜蔞子: 用於痰熱咳嗽,燥結便秘,癰腫,乳少。天花粉: 內服: 煎湯,9-15克;或入丸、散。外用: 適量,研末撒;或調敷。瓜蔞: 內服: 煎湯,6-15克;或入丸、散。外用: 適量,搗敷。脾胃虛寒,食少便湯及寒痰、濕痰者慎服。瓜蔞皮: 內服: 煎湯,9-12克;或入散劑。外用: 燒存性研末調敷。脾虛濕痰不宜。瓜蔞子: 內服: 煎湯,9-12克;或入丸、散。外用: 研末調敷。 |
【應用舉例】 |
天花粉: 虛熱咳嗽: 天花粉30克,人參9克。為末,每服3克,米湯下。(瀕湖集簡方) 瓜蔞: 腸風下血: 瓜蔞(燒為灰)、赤小豆各15克。上二味,杵羅為末。空心酒調下3克。(聖濟總錄) 瓜蔞皮: 溫病初起,熱重咳嗽: 瓜蔞皮、杏仁、前胡、蟬衣、大力子、甘草。煎湯服。(四川中藥志) 瓜蔞子: 酒痰,救肺: 青黛、瓜蔞仁。上為末,薑(汁)、蜜丸。噙化。(丹溪心法) |
【連 結】 |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0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