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細柱五加 Xizhuwujia

【中文名稱】 細柱五加
【漢語拼音】 Xizhuwujia
【英文名稱】 Dlender Acanthopanax,
【拉丁學名】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科屬歸類】 五加科 Araliaceae五加屬 Acanthopanax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有時蔓生狀,高2-3米。莖直立或攀援,枝無刺或在葉柄基部單生扁平的刺。葉互生或簇生於短枝上;葉柄長4-9厘米,光滑或疏生有小刺,小葉無柄;掌狀複葉,小葉5枚,稀3-4枚,中央1枚較大,兩側小葉漸次較小,倒卵形至披針形,長3-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鈍細鋸齒,兩面無毛或僅沿脈上有銹色絨毛。傘形花序,腋生或單生於短枝末梢,花序柄長1-3厘米,果時伸長;花多數,黃綠色,直徑約2厘米,花柄柔細,光滑,長6-10毫米;萼邊緣有5齒,裂片三角形,直立或平展;花瓣5,著生於肉質花盤的周圍,卵狀三角形,頂端尖,開放後反卷;雄蕊5;子房下位,2室(稀3);花柱2(稀3),絲狀,分離,開展。核果浆果状,扁球形,側向壓扁,直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種子2粒,半圓形,扁平細小,淡褐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上或叢林間,有栽種。 分佈陝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 藥材主產湖北、河南、安徽等地。
【藥用部位】 以根皮入藥。中藥名: 五加皮。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採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乾。
【主要成分】 含4-甲氧基水楊醛(4-methoxysalicyl aldehyde),異貝殼杉烯酸(kaurenoic acid),紫丁香苷,異秦皮定苷(isofraxedinoside)和鞣質等成分。
【藥理作用】 抗炎鎮痛,抗應激,增強免疫功能,性激素樣作用,影響核酸代謝。
【性味功能】 辛、苦,溫。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主治用法】 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內服: 煎湯,6-12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 適量,煎水熏洗或為末敷。陰虛火旺者慎服。
【應用舉例】 1. 男子、婦人腳氣,骨節皮膚腫濕疼痛,進飲食,行有力,不忘事: 五加皮120克(酒浸),遠志(去心)120克(酒浸令透,易為剝皮)。上曝乾,為末,春秋冬用浸藥酒為糊,夏則用酒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瑞竹堂經驗方)
2. 腰痛: 五加皮、杜仲(炒)。上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衛生家寶方)
【連  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