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搜寻 

 排序





进阶搜寻
拉丁学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随机图片

阳春砂 Yangchunsha

【中文名称】 阳春砂,,砂仁,春砂仁
【汉语拼音】 Yangchunsha
【拉丁学名】 Amomum villosum Lour.
【科属归类】 姜科 Zingiberaceae豆蔻属 Amomum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株高达3米,根茎匍匐地面。茎散生。叶长披针形,长约37厘米,宽约7厘米,上部叶较小,先端尾尖,基部近圆,两面无毛;无柄或近无柄,叶舌半圆形,长3-5亳米,叶鞘有略凹陷的方格状网纹。穗状花序椭圆形,花序梗长4-8厘米;苞片披针形,长1.8亳米。小苞片管状,长1厘米;花萼管长1.7厘木,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长1.8厘米,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1.6-2厘米,白色,唇瓣圆匙形,长宽1.6-2厘米,白色,先端2裂,反卷,具黄色小尖头,中脉凸起,黄色而带紫红,基部具2个紫色痂状斑,具瓣柄;雄蕊1,长约1厘米,花丝长5-6亳米,花药长约6亳米,药隔附属体3裂,顶端裂片半圆形,两侧耳状;子房被白色柔毛。蒴果椭圆形,长1.5-2厘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褐色,被不裂或分裂的柔刺。种子多角形,有浓香。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山沟林下阴湿处。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 药材产于云南、广东、福建、广西。
【药用部位】 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中药名: 砂仁。
【采收加工】 种植后2-3年开花结果。7月底至8月初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可采收。用剪刀剪断果序,晒干,也可用火焙法焙干。
【主要成分】 主含乙酰龙脑酯、樟脑及柠檬烯等。
【药理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抗溃疡,镇痛。
【性味功能】 辛,温。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
【主治用法】 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内服: 煎汤3-6克,后下: 或入丸、散。
【应用举例】 1. 破滞气,消宿食,开胃进食: 木香、砂仁各五钱,枳实(麸炒)一两,白朮(米泔浸,炒)二两。上为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朮汤下。(景岳全书)
2. 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 砂仁炒研,袋盛浸酒,煮饮。(纲目)
【连  结】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中药标本数据库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