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 Xiecao
【中文名称】 |
缬草,,朝鲜缬草,拔地麻,臭草,大救架,东北缬草,穿心排草 |
【汉语拼音】 |
Xiecao |
【英文名称】 |
Valerian, Common Valerian, Broadleaf Valerian, Faurie Valerian, Garden Heliotrope, Wild Valerian |
【拉丁学名】 |
Valeriana officinalis L. |
【科属归类】 |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缬草属 Valeriana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达1-1.5米。根茎粗短呈头状,须根簇生,有香气。地上茎直立,中空,有纵条纹。匍枝叶、基出叶和基部叶在花期常调萎。茎生叶对生,卵形至宽卵形,2-9对羽状深裂;中央裂片与两侧裂片同形同大,但常与第1对侧裂片合生成3裂状,裂片披针形或条形,先端渐窄,基部下廷,全缘或有疏锯齿,两面及柄轴多少被毛。伞房花序顶生,排列整齐;苞片羽裂,长1-2厘米;小苞片条形,长约1厘米,具纤毛;花萼内卷;花小,花冠淡紫红或白色,管状,长约5毫米,上部稍宽,5裂,裂片长圆形;雄蕊3,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长圆形。瘦果长卵形,光滑,长约4毫米,基部近平截,顶端有宿萼多条,羽毛状,具1种子。花期5-7月,果期6-10月。 |
【生境分布】 |
生阴坡林下,灌丛,下湿地,草甸。 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台湾,湖北,青海,新疆等地。 药材主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北部,哲里木盟大青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和东部,乌兰察布盟南部,巴彦淖尔盟乌拉山。 |
【药用部位】 |
以根及根茎入药。中药名: 缬草。 |
【采收加工】 |
9-10月间采挖,去掉茎叶及泥土,晒干。 |
【主要成分】 |
主要含挥发性成分,如α、β-蒎烯(α、β-piene),乙酸龙脑脂(bornyl acetate),丁烯酸(caryophyllene)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如缬草三脂(valtrate),异缬草三脂(isovaltrate);高缬草三脂(homovaltrate)Ⅰ、Ⅱ等;生物碱类成分,如缬草碱(valerine),缬草根碱(valerianine)等成分。 |
【药理作用】 |
抗菌,镇静。 |
【性味功能】 |
辛、苦,温。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
【主治用法】 |
心悸失眠,心神不安,脏躁,癫狂,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内服: 煎汤,3-9克,或感想末;或浸酒。外用: 适量,研末调敷。体弱阴虚者慎用。 |
【应用举例】 |
1. 腰痛,腿痛,腹痛,跌打损伤,心悸,神经衰弱: 缬草一钱。研为细末,水冲服,蔌加 童便冲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2. 治神经官能症: 缬草一两,五味子三钱,合欢皮三钱,酒半斤,浸泡七天,每次服10毫升,一日三次。(新疆中草药手册) |
|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