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毛麝香 Maoshexiang

【中文名稱】 毛麝香,五涼草,辣薊,辣雞,餅草,涼草
【漢語拼音】 Maoshexiang
【英文名稱】 Sticky Adenosma,
【拉丁學名】 Adenosma glutinosum (L.) Druce
【科屬歸類】 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毛麝香屬 Adenosma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直立,粗壯,密被多細胞腺毛和柔毛,基部木質化。葉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葉片卵狀披針形至寬卵形,長2-8厘米,先端鈍,基部渾圓或闊楔尖,邊緣有鈍鋸齒,兩面均被茸毛,葉背面、苞片、小苞片、萼片均具黃色透明腺點,腺點脫落後留下褐色窩孔。總狀花序頂生;花梗先端有1對小苞片;萼片5,後方1枚較寬大,狹披針形;花冠藍色或紫紅色,長1-2.5厘米,上唇直立,圓卵形、截形或微凹,下唇3裂;雄蕊4,內藏。藥室分離,前方2枚雄蕊僅1室發育,花柱先端膨大,柱頭之下翅狀。蒴果卵狀長約8毫米,四瓣裂。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佈】 生於山野草叢中。 分佈于江西南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毛麝香。
【採收加工】 夏、秋採收,切段曬乾鮮用。
【主要成分】 全草α-側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香檜烯(sab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α-和γ-松油烯(terpinene),α-和-β-蒈烯(carene),芳樟醇(linalool)等成分。
【性味功能】 辛,溫。祛風濕,消腫毒,行氣血,止痛癢。
【主治用法】 風濕骨痛,小兒麻痹,氣滯腹痛,瘡癤腫毒,皮膚濕疹,跌打傷痛,蛇蟲咬傷。內服: 煎湯,10-15克。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應用舉例】 1. 風濕痛: 毛麝香適量。水煎洗患處。(全國中草藥彙編)
2. 小兒麻痹、風濕骨痛: 毛麝香15-30克,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