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毛馬兜鈴 Mianmaomadouling
【中文名稱】 |
綿毛馬兜鈴,白毛藤,穿地草,地丁香,兔子耳,尋骨風 |
【漢語拼音】 |
Mianmaomadouling |
【英文名稱】 |
Wooly Dutchmanspipe, Hairy Dutchmanspipe |
【拉丁學名】 |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
【科屬歸類】 |
馬兜鈴科 Aristolochiaceae, 馬兜鈴屬 Aristolochia |
【植物形態】 |
多年生草質藤本。根細長,圓柱形。莖細長,具數條縱溝,嫩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葉互生,葉柄長1.5-4厘米,葉片卵形或卵圓狀心形,長3-10厘米,寬3-7.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心形,全緣,兩面密生綿毛,尤以下面密厚。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2-4厘米,直立或近頂端向下彎;苞片1,卵圓形,長約5毫米;花被彎曲,上端煙斗狀,內側黃色,中央紫色;雄蕊6,花藥成對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雌蕊子房下位,圓柱形,密被白色長綿毛,6室,花柱先端6裂,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圓珠筆柱形,密被白色長綿毛;合蕊柱裂片先端鈍圓,邊緣向下延伸,並具乳頭狀突起。蒴果橢圓狀倒卵形,具6條呈波狀或扭曲的棱或翅,毛常脫落,成熟時自先端向下6瓣開裂。種子扁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山坡草叢和溝邊路旁,有栽培。 分佈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 藥材主產安徽、江蘇、湖南、江西等省。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入藥。中藥名: 尋骨風。 |
【採收加工】 |
5月開花前採收,連根挖出,除去泥土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
【主要成分】 |
根莖中含馬兜鈴酸A及馬兜鈴內酯(anistolactone)。 |
【藥理作用】 |
預防關節炎,抗腫瘤。 |
【性味功能】 |
辛、苦,平。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 |
【主治用法】 |
用於風濕關節痛,腹痛,瘧疾,癰腫。內服: 煎湯,9-15克;或浸酒。陰虛內熱者忌用。 |
【應用舉例】 |
1. 風濕關節痛: 尋骨風全草15克,五加根30克,地榆15克。酒水各半,煎濃汁服。(江西民間草藥) 2. 瘧疾: 尋骨風根,剪細,放碗內,加少量水,放飯上蒸出汁,分三次連渣服。每隔四小時服一次。最後一次在瘧發前二小時服下。(江西民間草藥) |
【連 結】 |
中草藥化學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5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