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馬蘭 Malan

【中文名稱】 馬蘭,白龍頭,田邊菊,紫菊,階前菊,雞兒腸,馬蘭頭,竹節草
【漢語拼音】 Malan
【英文名稱】 Indian Kalimeris, Field Aster, India Boltonia, India Horseorchis
【拉丁學名】 Kalimeris indica (L.) Sch.Bip.
【科屬歸類】 菊科 Asteraceae馬蘭屬 Kalimeris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莖有匍匐枝。莖直立,上部或下部起有分枝上部有短毛。葉互生;葉基漸狹成具翅的長柄;葉片薄質,倒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6厘米,少數達10厘米,寬0.8-2厘米,極少數達5厘米,葉緣從中部以上有齒,或羽狀裂片,兩面或上面被疏微毛或無毛;上部葉小,全緣,無柄。頭狀花序單生,在枝端並列成疏傘房狀;縂苞半球形,內層倒披針長圓形,長達4毫米,外層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外部舌狀花1層,15-20朵,舌片淡紫色,長達10毫米,寬1.5-2毫米;內層管狀花被短毛,長3.5毫米,管部長約1.5毫米。瘦果,倒卵狀長圓形,長1.5-2毫米,寬約1毫米,極扁,褐色,邊緣色淺而有厚肋,上部有腺毛及短柔毛,冠毛長0.1-0.8毫米,不等長,易脫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於路邊、山野、山坡上。 分佈於全國各地。 藥材主產於浙江、廣東、廣西、福建、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藥用部位】 以全草或根入藥。中藥名: 馬蘭。
【採收加工】 7-10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藥理作用】 鎮咳,抗驚厥,催眠,鎮痛。
【性味功能】 辛,涼。涼血止血,清熱利溼,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 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創傷出血,黃疸,水腫,淋濁,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瘡,癰腫,丹毒,小兒疳積。內服: 煎湯,10-30克,鮮品30-60克,或搗汁。外用: 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應用舉例】 1. 打傷出血: 竹節草、旱蓮草、松香、皂子葉。為末,擦入刀口。(摘玄方)
2. 咽喉腫痛: 馬蘭根、水芹菜根各30克。加白糖少許,搗爛取汁服,連服3-4次。(浙江藥用植物志)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