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 Baixian
【中文名称】 |
白鲜, |
【汉语拼音】 |
Baixian |
【英文名称】 |
Densefruit Dittany, |
【拉丁学名】 |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
【科属归类】 |
芸香科 Rutaceae, 白鲜属 Dictamnus |
【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全株有特异的刺激味。基部木质,根肉质,数条丛生,外皮淡黄白色。茎直立,幼嫩部分密被白色的长毛并着生水泡状凸起的腺点。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叶柄;叶轴有狭翼,小叶9-13片,无柄,卵形至椭圆形,长3-9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密布腺点,叶沿脉被毛,尤以背面较多,至果期脱落,近光滑。总状花序顶生;花轴及花梗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柄基部有条形苞片1枚;花大,淡红色而有紫红色线条;萼片5,宿存;花瓣5,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2.5厘米,基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伸出于花瓣外;雌蕊子房上位,5室。蒴果,密被棕黑色腺点及白色柔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枚,黑色,近圆形,直径约3毫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
【生境分布】 |
生于土坡及灌丛中,有栽种。 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药材主产辽宁、河北、山东等地。 |
【药用部位】 |
以根皮入药。中药名: 白鲜皮。 |
【采收加工】 |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
【主要成分】 |
含生物碱多种,柠檬苦素(白鲜内酯dictamnolactone, limonin),黄柏酮(obakunone),梣酮(fraxinellone),皂苷及挥发油。 |
【药理作用】 |
抗菌,对心血管系统、子宫及肠平滑肌皆有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抗癌。 |
【性味功能】 |
苦,寒。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
【主治用法】 |
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疽尿赤。内服: 煎汤,5-15克;或入丸、散。外用: 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虚寒证禁服。 |
【应用举例】 |
1. 痫黄: 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 2. 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 白鲜皮90克。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
|
【连 结】 |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中药标本数据库
|
|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0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