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Ciwujia
【中文名稱】 |
刺五加 |
【漢語拼音】 |
Ciwujia |
【英文名稱】 |
Manyprickle Acathopanax, Many Prickle Acanthopanax, Multiprickeled Acanthopanax, Siberian Ginseng |
【拉丁學名】 |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
【科屬歸類】 |
五加科 Araliaceae, 五加屬 Acanthopanax |
【植物形態】 |
落葉灌木,高達2米。莖密生細長倒刺。掌狀複葉,互生,葉柄長3.5-12厘米,無毛或披疏毛,無刺或具細刺;小葉柄長0.5-2厘米,披褐色毛;長圓形至橢圓狀倒卵狀小葉5,稀3或4,長5-13厘米,寬2-7厘米,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面淡綠色,沿脈上密生淡褐色毛,上面暗綠色,無毛或披短毛,葉片邊緣具鋸齒或重鋸齒。傘形花序頂生,單生或2-6個聚生成圓錐花序,總花梗長8米,花梗長1-2厘米;綠色花萼與子房合生,萼齒5;卵形花瓣5,黃色帶紫;雄蕊5;子房5室,細柱狀花柱。紫黑色核果漿果狀,近球形,花柱宿存。扁平種子4-6粒,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
【生境分佈】 |
生於海拔數百米至2000米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的林緣或林下,有栽種。 分佈黑龍江、遼寧、吉林或山西、河北等地。 藥材主產遼寧、黑龍江、吉林、陝西、河北等地。 |
【藥用部位】 |
以根及根莖或莖入藥。中藥名: 刺五加。 |
【採收加工】 |
春、秋季採挖,去泥土,曬乾。 |
【主要成分】 |
主要含有苷類成分(如刺五加苷eleutheroside)。 |
【藥理作用】 |
抗疲勞,耐缺氧,延緩衰老,抗腫瘤,調血脂,適應原樣作用,抗心律失常,調節免疫系統。 |
【性味功能】 |
甘、微苦,溫。益氣健脾,補腎安神。 |
【主治用法】 |
用於腎虛體弱,脾腎陽虛,腰膝酸軟,體倦乏力,失眠多夢,小兒行遲等。內服: 煎湯6-15克,或入丸、散或泡酒。 |
【應用舉例】 |
1. 治小兒筋骨痿軟,行走較遲: 刺五加9克,茜草、木瓜、牛膝各6克。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2. 治風濕疼痛: 刺五加15克。水煎服,或加黃酒泡服。(甘肅中草藥手冊) |
【連 結】 |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中藥標本數據庫
|
|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0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