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搜寻 

 排序





进阶搜寻
拉丁学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随机图片

南丹参 Nandanshen

【中文名称】 南丹参,,土丹参,丹参,赤参,紫丹参,七里麻
【汉语拼音】 Nandanshen
【英文名称】 Bowley Sage,
【拉丁学名】 Salvia bowleyana Dunn
【科属归类】 唇形科 Lamiaceae鼠尾草属 Salvia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粗壮,呈钝四棱形,具沟槽,被下向长柔毛。根肥厚,外表红色。一回羽状复业,对生,长10-20厘米,叶柄长4-6厘米,被倒向长柔毛;小叶5(-7),顶生小叶卵状披针形,长4-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或浅心形,具圆齿状锯齿或锯齿,两面无毛,仅脉稍被绒毛。轮伞花序具8至多花,组成长14-30厘米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密被长柔毛及腺长柔毛;苞片披针形,全缘,具缘毛。花梗长约4毫米;花冠紫或蓝紫色,长1.9-2.4厘米,被微柔毛,冠筒长约1厘米,内具斜向毛环,喉部径达7毫米,上唇稍链形,长0.8-1.2厘米,下唇长圆形,长1.1厘米,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卵形,中裂片最大,倒心形;花萼筒形,长0.8-1厘米,被腺柔毛及短柔毛,内面喉部被白色长钢毛,上唇宽三角形,具靠合3短尖头,下唇三角形,具2浅齿;花丝长约4毫米,药隔长约1.9厘米,上臂长达1.5厘米,下臂长约4毫米。花柱伸出,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小坚果褐色,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被毛。花期3-7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路边、林下或水边。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 药材主产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药用部位】 以根入药。中药名: 南丹参。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主要成分】 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 Ⅰ、Ⅱ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丹参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nquinone)。
【药理作用】 抗凝血,抗心肌缺血。
【性味功能】 味苦,性微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主治用法】 用于胸痹绞痛,心烦,心悸,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肝脾肿大,关节痛,疝气痛,疮肿。内服: 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应用举例】 痛经: 南丹参15克,乌豆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本记录之永久网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