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搜尋 

 排序





進階搜尋
拉丁學名
Family Name (Latin)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隨機圖片

地榆 Diyu

【中文名稱】 地榆
【漢語拼音】 Diyu
【英文名稱】 Garden Burnet, Great Burnet
【拉丁學名】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科屬歸類】 薔薇科 Rosaceae地榆屬 Sanguisorba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粗壯,紡錘狀,鮮時表皮紫紅色。莖直立,有棱,無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根生葉較莖生葉大,具長柄,莖生葉近於無柄,有半圓形環抱狀托葉,托葉邊緣具三角狀齒;小葉5-19片,長卵形或長圓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近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有圓而銳的鋸齒,無毛。花小,密集成倒卵形,短圓柱形或近球形的穗狀花序,疏生於莖頂;有小苞片;萼管喉部縊縮,裂片4,花瓣狀,紫紅色,橢圓形或卵形,基部披毛;花瓣無;雄蕊4,與萼裂近等長;雌蕊子房上位,卵形有毛,花柱細長,柱頭乳頭狀。瘦果卵形,長約3毫米,褐色,有細毛,具縱棱,包藏於宿萼內。種子1枚。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佈】 生於海拔30-3000米的山坡、荒地灌叢或草叢中,有栽種。 分佈中國大部分地區。 藥材主產於河北、江蘇等地。
【藥用部位】 以根入藥。中藥名: 地榆。
【採收加工】 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採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厚片,乾燥。
【主要成分】 含鞣質(8%-15%),三萜皂苷(如地榆皂苷sanguisorbin)。
【藥理作用】 止血,抗炎,促進傷口癒合,抗菌,鎮吐。
【性味功能】 苦、酸、澀,微寒。涼血、止血,解毒。
【主治用法】 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內服: 煎湯,6-15克,鮮品絞汁,30-90克;或入丸、散。外用: 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塗,或研末撒。虛寒性出血證禁服,血虛有瘀者慎服。
【應用舉例】 1. 濕疹: 地榆30克,加水兩碗,煎成半碗,用紗布沾藥液濕敷。(全展選編•皮膚科)
2. 蛇毒: 地榆根,搗絞取汁飲,兼以漬瘡。(補缺肘後方)
【連  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本記錄之永久網址:https://sys01.lib.hkbu.edu.hk/cmed/mpid/detail.php?herb_id=D00089